Search

《為了好好活著,我們最終走向更壞》,林率兒,采實文化 #每天碎念一本書

讓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為了好好活著,我們最終走向更壞》,林率兒,采實文化 #每天碎念一本書

讓人很不舒服的小說。
但必須小心翼翼地區分,一個不舒服的故事同時也是個好故事!
目睹黑暗的讀者一面感受著小說中人物的痛苦難受,一面為這個故事與述說的文字的精彩而感動。

讀的過程中經常要停下來休息,深呼吸,被故事中的精神性暴力掐著,眼睜睜看著主角不可挽回的崩壞過程。在心情變差之餘,又不禁感嘆果然是會拍出《寄生上流》的國家啊!

好與壞、正常與瘋子真的有那麼分明嗎?
並不是表面上的居住地區、衣著、經歷相近就意味我們是同類人。「階級」總在精神的底層,對未來的渴望,對自己想要成為的人,或者自我的幽微之處展現。

無論開頭主角姜依、雅蘭與曉瑛三人多麼黏膩親近,你會知道很清楚知道,到頭來我們不是同樣的人。「階級」具體展示成為肢體、語言的傷害還有對人際關係的獲取上頭。從吵架、選邊站那一刻開始,我們就知道也太過熟悉,人與之間始終存在著一條難以跨越的線,清清楚楚壁壘分明。這一點,讓我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哀傷當中,最痛苦的是想要回到過去,想要繼續維持假象的犧牲,卻只是自己一廂情願。


這是個要說的好相當困難的故事,稍有偏差便容易濫情或情緒暴亂失控到讓整個故事爛掉。沒有!作者若不是刻意下過苦功營造,就真的是老天賞飯吃,整部小說意象的選擇銜接得十分精準漂亮,簡直像是在無聲太空中對接太空站,那麼滑順又密切扣合。

開場就拋出一個大直球,主角的真名同時也是家裡的寵物狗,飼養的鬥魚名字。「姜依」的命運,人與動物間有什麼分別?第十六章,鬥魚,把整本書的精神核心濃縮在這章裡,鬥魚啊!只能單獨活著,無論是與其他同類戰鬥或者對鏡中的自己張揚著,卻沒發現自己一直困在玻璃缸裡;而鬥魚生病的意象,魚鱗泛起白斑,又巧妙地讓讀者想起雪花球,美與病,其實也是一體的。

關於「霸凌」那種嬉戲不當一回事的惡意,總是會讓人聯想到太多、太多相同的故事。我的第一直覺是崔舜華的散文〈少女獸〉還有日本的《家族遊戲》、《告白》,中國《少年的你》......彷彿某種東亞文化圈,青春生命共同必經的難題。一如看到終章,我好像同時聽到了《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》最後陳浩遠的哭聲。

在這樣一個巨大且多人寫過的主題,這本《為了好好活著,我們最終走向更壞》是我目前讀過把「少女群體」之間那種紛亂、失常、時好時壞,同儕親密疏離種種糾結的複雜心緒,寫的纖細乾淨又調理分明的小說。

--
感謝 采實文化的邀請!
by 餵鹿吃書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出版業魯蛇一枚,嚴禁拍打,歡迎餵食。
View all posts